close
♪火車已經過車站~阮A眼眶已經紅~~別人歡喜來接親人~阮係和愛人啊來相送~~♪

基隆臨港線的發展
在進入本次主題「台灣頭鐵道號誌樓」之前,首先必須聊聊號誌樓所在地―「基隆」臨港線鐵路的歷史,因號誌樓的發展與基隆港務的成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基隆港的天然良港地形,經新式築港計畫的改造後,為北台灣最重要的港灣,也一直保留鐵道與船運的車船聯絡軌跡。隨著基隆港的擴建,整個基隆地區的鐵道路網也變得更加複雜。由基隆火車站往東北方向延伸至基隆港西側碼頭,沿著倉庫一帶的鐵道,正是基隆臨港線初期的路網。
為了因應龐大的業務量,掌控各站場路線調度的號誌設備亦隨之成長為龐大的機械結構,控管中樞的號誌樓逐一興建,光是基隆站就擁有5座號誌樓。

珍貴的遺產
本次清查主體―「台灣頭鐵道號誌樓」,可謂台灣各站中彌足珍貴的存在,基隆車站是台灣目前唯一南北兩端號誌樓都保持完整的車站。
基隆站列車進出班次密集,理應改善聯鎖裝置,或因多雨淹水易導致轉轍馬達故障,使舊有的機械聯鎖裝置依然持續使用,因而得以留存。北號誌樓控制基隆站通往西岸碼頭之鐵道,所有機械結構尚稱完整,其連結之「臂木式號誌機」,不僅為台灣最後殘存、由號誌樓直接控制者,也是這類型號誌在台鐵幹線鐵路上的最後殘存者。(參考自由新聞網,民國92年4月24日)
這2座號誌樓功成身退時,第一(南)號誌樓已經改成「第一種電氣機械甲聯鎖裝置」,第二(北)號誌樓仍然保存原本的機械聯鎖號誌。「北號誌樓」的保存對於見證我國鐵道的產業文化及發展,可以說是十分珍貴的存在。

「號誌樓」―鐵道司令台
什麼是「號誌樓」?如同機場塔台,是控制火車站場的「司令台」。車站通常會將鐵道站場中的「號誌機」與「轉轍器」置於同一樓房內集中管理,此樓房即是我們所說的「號誌樓」,其主要功能為掌控車場調度及鐵道路線開通與否。
列車在鐵道路線分歧處,必須透過「轉轍器」將路線變換,才能駛向欲通往的路線,若已經有列車在路線中行進,則必須以號誌禁止其他列車進入,以免發生事故。若是更為複雜的鐵道路線,則必須設立「聯鎖裝置」(Interlocking machine),使轉轍器與指示號誌的控制達成一致,確保路線行車區間上僅有單列列車進入。
具備一定規模的站場,才需設立號誌樓控管車場及路線開通的調度與管制,基隆站因其繁忙熱絡的海陸運輸業務,使基隆地區號誌樓的興建年代與順序,與基隆港務的發展形成密不可分的關係。

台灣現存號誌樓
台鐵目前仍存留數座號誌樓,分別是「三貂嶺號誌樓」、「高雄港站北號誌樓」、「樹林調車廠號誌樓」及「基隆站第一(南)及第二(北)號誌樓」。
「三貂嶺號誌樓」僅存樓房,設備已經拆除;「高雄港號誌樓」目前仍使用中;「樹林調車廠號誌樓」仍在使用,內部設備已更新。
基隆兩座號誌樓,雖已停用,尚未拆除的「閘柄」與「聯鎖盤」、「拐軸」、「導管」、「號誌」及「轍查桿」是全台僅存、可供見證機械連動年代的珍貴歷史設備。

號誌樓中的工作
為維持穩定的運輸流量,號誌樓的工作採取3班輪替。每班3人,第1個人負責監控站場情形,觀察有無扳動錯誤。第2個人負責扳動。第3人負責現場注油,務使導管動作順暢。閘柄每天須以砂紙磨過之後上油保養,可以說是號誌樓中最重要的每日工作之一。

除了基隆二座號誌樓的珍貴之處,此次我們挑選了幾間獨具特色的建築,與大家分享:
山佳車站
建於1903年,舊名「山仔腳車站」,位於台北縣樹林市,現已列為縣定古蹟。目前車站建築為1928年拆除木造站房後改建而成,小巧精緻的車站為早期木造建築特有的古典美感。

新竹車站
由清朝台灣巡撫劉銘傳奏准清廷興建而成。主體外觀係於1913年由日人松口崎萬長設計完成,為西部縱貫線上現存日治時期「長老級」的火車站。
新竹車站現為磚造建築,樣式屬台灣近代盛行的巴洛克風格,四面皆有時鐘的鐘塔為其最大特色,目前已列為市定古蹟。

舊台北鐵道部廳舍
興建於1918年的舊台北鐵道部廳舍,位於台北市大同區延平北路,係由當時的總督府鐵道部建造而成,其建築主體為木構造,部份採用磚造包圍木構造的方式,使建築物整體成為紅磚牆與白色仿石造的混合體,列為市定古蹟。

鐵路局台北機廠澡堂
位於台北市民大道上,於1930年興建完成,現為市定古蹟。其原理是利用蒸氣循環的原理,將水加熱後,提供員工使用。

勝興車站
建於1906年,原名「十六份驛」的勝興車站,位於苗栗縣三義鄉,現已停止營運並列為縣定古蹟。其高居海拔402.326公尺,為西部鐵路站場中的最高點。其根柱、樑均不使用釘子接合,柱樑上刻有八卦和矛頭,為台灣其他車站中相當少見的風水車站。

台中車站
1905年台中驛始業,1906年2月開始興建單層木造站房,1907年完工。1908年縱貫線通車,當時台灣總督府曾於台中火車站舉行火車博覽會,目前為國定古蹟。

彰化機務段車庫
該車庫最大的特點在於高空鳥瞰時,猶如一把張開的扇子,故名扇形機車庫。扇形機車庫可說是蒸汽機車時代鐵道建築的代表,利用有限的土地,使其發揮最大的效用。
「轉車台」可將機車360度旋轉的轉盤,外加沿轉盤中心向外輻射出去的軌道,使機車可以輕易轉向及入庫。目前已列為縣定古蹟。

高雄站站房車站房屋
高雄站於1937年動工興建,1941年6月竣工啟用。站房主體為「和洋混合式」建築,現已列為歷史建築。
為配合三鐵共構工程興建臨時高雄站,將原有的高雄火車站往東南遷移82.6公尺,並規劃為「願景館」,展示火車站相關資訊,待三鐵共構完成後遷回原址,再度成為大高雄地區新地標。

高雄港站號誌樓
高雄港車站建於明治33年(1900年),是高雄市最早的火車站,也是操控整個南台灣貨物運輸的樞紐,現已列為歷史建築。
目前附屬於車站內的號誌樓為現存之北號誌樓,內部共有32支閘炳且轉轍器管線保存完整,目前仍在使用中。

小文說:
清查除了幫我們發現並且搶救了臺鐵即將消失的二座位於基隆火車站的號誌樓,也推動台灣鐵路管理局認真的進行全面性清查及保存工作。不管是城市或鄉村,在火車經過的大、小車站,當候車的時刻,請留心觀察一下,台鐵擁有許多珍貴的文化資產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istorybo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