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曬鹽史
1665年稱為台灣「曬鹽元年」,明鄭參軍陳永華認為「煮海水為鹽」的生產技術,質差且味苦,引進沿海的「曬鹽」法,以天日曝曬海水生產白鹽,並設立鹽稅,台灣鹽業自此展開。
2002年,因生產成本過高,島內所需食鹽改由苗栗通霄精鹽廠供應,農工業用鹽轉向澳洲進口,台灣曬鹽業走向尾聲。

改善鹽工生活
鹽民的收入多寡採「以量計資」制,1952年美援,對鹽村生活改善及鹽場設備改良,具有莫大助益。另台鹽也於經濟及康樂等方面投注大筆經費,用以改善鹽民生活。

Ⅰ布袋鹽場
布袋鹽場橫跨嘉義縣沿海東石、布袋、義竹三個鄉鎮,轄下共有10座生產區,自台十七線以西到海岸線的土地中,過半的面積均為鹽田。
1976年,「併晒政策」的實施,傳統人工鹽田廢曬、曬鹽業務宣告終止時,布袋鹽場僅剩百餘人。經歷218年的辛酸與榮耀,退居歷史幕後。

額外的收穫
曬鹽所得產物除了鹽以外,還包含許多副產品。經過加工提煉後,可成為部分化學成品的原料,諸如粗石膏、苦滷等。
1989年,副產品工廠併入布袋鹽場,開始生產其它鹽業副產品。
1998年,精石膏停產,氫氧化鎂及食用石膏亦因鹽田廢曬,而告終止。

機關車,黑台載白鹽
布袋鹽場倉庫中,存放多部運鹽小火車車頭與台車,除了載鹽的小火車,鹽場還有一部專門接待來賓的「觀光號」,據說當年名歌星白嘉莉也曾經乘坐!

黑鹽變白鹽
台鹽自1982年起開始規劃鹽灘機械化,首座具體實施的鹽場即是布袋鹽場。
鹽灘機械化雖然有效加快採收的鹽量,但因台灣鹽灘結晶的鹽層較薄,機械採收往往連底土一併刮起,導致收成的鹽,色澤深黑,而讓洗鹽成為十分重要的工作步驟。
洗滌鹽廠於1998年停產,但廠房機具仍存,見證曬鹽事業演進的每一段歷程。

Ⅱ台南鹽場
曾管轄鹽田包含安順、鹽埕與灣裡鹽田。於台南市安平區亦曾設有安平鹽類實驗研究所(今台鹽實業公司研究開發處),為早期台灣鹽業的研發中心。

安順代用小學
隸屬於台南鹽場的安順鹽田,為提供製鹽業子女教育機會,在倉庫區設置公學校,成為鹽工小聚落。
戰後於場區內增設國校分班,建於1950年初的安順代用小學在1981年後取消,成為四草國校分校。

Ⅲ北門鹽場~最古老鹽場
日治時代,含井仔腳鹽田、北門鹽田、蚵寮鹽田、王爺港鹽田等,均屬於北門鹽場。戰後,所有鹽灘收歸於台灣行政長官公署。
2000年7月1日,北門鹽場縮編為七股鹽場北門分場;及制2001年,鹽場內的鹽田終因供需不再,而走上廢曬之路。

食鹽近代化
北門洗滌鹽工廠為台灣最早的洗鹽廠。
1936年間,日本政府分別於鹿港、布袋、北門、烏樹林等地興建粉碎鹽工廠。這4座洗鹽廠,目前僅剩北門與布袋洗鹽廠,共同肩負全省食用鹽的供應。
1975年,生產農漁業用洗滌粗鹽,食用鹽的生產洗滌正式交付通宵精鹽廠。
1998年,洗滌鹽正式停產,但廠房機具大體仍存。

運鹽出海
永隆溝過去曾是北門鄉最重要的運鹽碼頭,據傳寬度為現今的2倍,帆船可直接開入碼頭。
後因港口淤積,商船減少,運載量逐年下降。第二次大戰末期更因遭逢盟軍轟炸,導致運鹽業務陷入停擺。海運中斷後,北門鹽場運銷改為陸運,永隆溝也因此失去了往日繁華。

素人之美
北門鹽場中除蚵寮地區某一鹽田外,其他鹽田均為瓦盤鹽田。由於瓦片組砌的組合不同,因此色澤多變。有許多鹽田以黃褐色的陶、瓦片為主要鋪設的原料,後來因瓦片缺貨,則改以碗片或甕片鋪設。

戰爭與工業化
因應戰爭需求,「日本曹達」、「日本鹽業」與「台灣拓殖」三會社合資於高雄市組「南日本化學工業株式會社」,並於北門設立工廠。
此工廠以水泥建造,面積僅十多坪,從中洲、井仔腳用排竹(四方孟宗竹)做的管子穿洞送滷水,主要功能為提煉飛機燃料中的爆發劑。
南化磚塔遺址不僅象徵台灣工業化發展的歷程,也見證日本為發動軍事戰爭所作的投資。

Ⅳ七股鹽場
七股鹽場橫跨台南縣七股、將軍兩鄉,土地面積共2,578公頃,總開曬面積達1,976公頃,高居全台之冠。
當時七股鹽田分為「台區」、「南鹽區」、「七股一、二工區」新鹽灘三個區域,前兩座鹽區開發於日治時代,後一座則是戰後台灣自我開設的新鹽田。
鹽灘機械化雖提高生產效能,但終究不敵全球化趨勢,而於2001年終止人工與機械曬鹽。2002年5月,七股鹽場進行了最後一次的機械鹽灘採收,台灣曬鹽史至此也戛然而止。

允定號搬運車
1986年自法國引進機械化曬鹽技術後,便以機械收、運、洗一貫作業,達到節省人工的目的。
由於該地鹽灘土地承載力較法國、澳洲低,因此如何將收鹽機採收的鹽搬至製鹽灘旁的運輸工具上,立即成為急需解決的問題。
1990年七股鹽場收鹽前夕完成一台搬運原型車,並實際參與收鹽作業。結果有效提高收鹽效率、降低成本。

小火車的家
1950至60年代,但在七股鹽場內,鹽田小火車除擔任場內集儲工作外,亦具備集運小堆鹽貨功能,將載滿散鹽的車廂交付糖廠火車拖運至轉運站,再由台鐵火車載往高雄港外銷。直至70年代公路運輸興起,鹽場內集運工作改由卡車負責,鹽田小火車才停止運鹽。
如今所有七股鹽鐵火車均收歸於機車庫內,為其最終的歸所。

小小監視站
為了確實徵收鹽稅,政府機關建立一套掌握產製運銷流程的監控系統,「鹽警」便是此時產物。鹽警身為監控系統的執行單位,安置於鹽田地區的各建築物內,藉此達到監管效果。
及至1977年鹽稅取消之前,駐守在碉堡中值勤的鹽警皆為持5至6名。這些當年供作鹽警執勤的碉堡如今僅存兩座,一座位於台區,損壞相當嚴重;一座則位於後港場務所東側。鹽業博物館一樓的鹽警崗哨模型,即是1/2縮小版。

Ⅵ通宵鹽廠
1974年5月1日,通宵精鹽廠籌備處奉準改制,成立「財政部台灣製鹽總廠通宵精鹽廠」。及至1976年5月11日,首度產出未經乾燥之精鹽、並於三天後首度產出經燥之高級精鹽。
2002年起,大部分鹽場均已停產停工,通宵鹽廠也因之成為島內唯一仍從事生產的鹽場,台灣島內的食鹽,現在全部統一由通霄鹽廠生產提供。

跨足醫療領域
除了產製食鹽之外,通宵鹽廠亦擁有許多傲人的副產品。例如洗腎液工廠專門生產的「血液透析液」。

【小文說】
鹽業是臺灣最古老的產業。而臺灣鹽業公司自1952年成立至今,一直都是臺灣地區唯一產製各類鹽產品之生產事業。文建會於2003年委託雲林科技大學林崇熙老師,針對台鹽所擁有的文化資產進行清查。目前臺鹽公司已經民營化,目前相關文物由臺灣鹽業博物館收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istorybo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